“配资门户网官网对于已经逝去的人来说配资门户网官网,这无疑是一场无情的灾难,而对于幸存者而言,这更是一场无法摆脱的噩梦。”
在缅甸语中,“野人山”意味着魔鬼的栖息地。那里是一个原始森林,纵深超过200公里,群山连绵起伏,森林浓密得几乎阻挡了阳光的进入。这里的野兽和猛兽横行,瘴疠和疟疾肆虐,几千年来很少有人足迹踏入。传说中,只有一些还处在原始生活状态的部落,偶尔会出现在这片险恶的山林边缘。
如果不是因为远征军,野人山的名字恐怕也不会为太多人所知。那场既光荣又悲壮的抗战中,10万远征军跨越千山万水,行经百战,最终返回祖国的仅不足4万人,其中3万人英勇牺牲,长眠于这片野人山的丛林中。在这些牺牲的烈士中,有曾经奋战的老兵、志存高远的学子,也有豪门子弟。他们带着对祖国的深情与责任,投身战斗,却永远失去了回家的机会。
展开剩余82%对于这些英烈,幸存的老兵们总是难以忘怀那段铭刻在心的经历,哪怕每当回忆起过去,痛楚如同钢针刺入骨髓,他们依旧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讲述历史的责任。他们深知,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,必须传承下去。
然而,在“野人山撤退计划”中唯一成功保存建制的新38师,其经历则截然不同。这支部队的成员中既有学生兵,也有曾经在淞沪战场上生死历练的老兵。虽然新38师的成立时间不长,但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意志力,它在远征军中堪称佼佼者,师长孙立人更是凭借在滇缅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声名远播,被誉为一代名将。
在缅北的大规模撤退中,新38师的结局反而幸运得多。当时上级命令新38师从野人山撤退,但孙立人果断拒绝了这个命令,甚至斩钉截铁地说道:“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咱们师七八千弟兄就这么死掉!”
若是换作他人,恐怕不会有任何人敢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抗命。但孙立人,显然与众不同。此前他在仁安羌战役中带领800名远征军突破了日军8000人的包围圈,成功救出7000多名被困英军,一战成名,被誉为“东方的英雄”。满身勋章与骄人的战绩,成了他此时最坚固的保护伞。
在前线奋战多年的孙立人比任何人都清楚,野人山虽然看似与世隔绝,能轻松避开日军的追击,但实际上从那里突围撤离的风险要比一场全面战争更为严重,原因有三:
第一:日军的封锁。
当时的远征军,包括第5军、新22师以及负责断后的新38师,虽然按计划进入了野人山,但日军很快封锁了所有通向山中的道路。孙立人认为,新38师想要突破日军防线,再穿越这片丛林,简直是自寻死路。因此,他决定与其死拼,倒不如选择向西突围,直接奔向英帕尔。
第二:极度缺乏补给。
此前已有3万远征军进入野人山,而原始丛林本就缺乏任何补给。走在前面的部队靠捕猎和采集野果暂时支撑,但新38师走在后面,恐怕连草根都难以充饥。
第三:医疗和药物的匮乏。
那时正值雨季,潮湿的气候加上大量蚊虫,瘴疠与疟疾四处蔓延。远征军伤病累累,战斗已极其疲惫,医疗条件几乎为零。没有药物和有效的治疗手段,一旦染病几乎等于判死刑。而部队中也有不少伤员,由于没有能力翻越大山,为了不拖累队伍,他们只能选择留下,命运同样凄凉。
孙立人的决断,决定了新38师的未来。他决然脱离第5军的指挥,从正面突围。虽然他固执己见,但正是这一固执,救回了整个新38师。而进山的另外两支部队,却未能逃脱厄运。
痛苦的经历,其实早在进入野人山之前便已开始。
第5军作为先头部队在进入野人山前,面临着第一个问题:如何处理上千个无法行走的伤员。原始丛林地形复杂,交通工具几乎无法通行,伤员只能留在山外隐蔽,但那样一来,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。为了不拖累其他人,也为了不落入敌手,这些伤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尽。邱仲岳,时任新22师前卫营65团连长,曾在回忆录中描述过这一悲壮的场面:
“1500余名受伤或因病无法跟随部队的中华儿女,坚决决定自尽,为了民族的气节,宁为烈士死,决不做降俘!”
这一场面让所有幸存的远征军将士心如刀绞。那些伤员,正是他们的战友、骨肉兄弟,今天的牺牲成了明日复仇的动力。没有谁再想着自己能活着回去,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——要为这些英烈复仇。
为了轻装行进,战士们随身携带的物品极为简陋:一个米袋,装了够吃一周的粮食;一个玻璃瓶当做炊具;一块防雨油布和一条毯子。刚开始时,炊事班还能提供一些食物。但仅仅十天之后,粮食耗尽,唯一的选择便是吃掉战马、牛,甚至是枪套和皮带等皮具。
原始丛林里的野果和野菜大多数有毒,士兵们只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尝试食用,往往吃了就出事。随着物资的枯竭,最后只剩下用玻璃罐瓶煮水来维持生存。连日无粮,战士们常常苦不堪言,但他们仍旧硬着头皮前行。
“森林里能吃的东西几乎没有,吃人的东西倒是随处可见。”这是那时常见的士兵语录。毒蛇、蜈蚣、蝎子,野狼、野象、黑熊常常出没,这些猛兽的攻击目标大多是那些不慎掉队的士兵。更为致命的,反而是那些微小的生物。大蚊子,长有寸余,咬人时皮肤肿胀如包,痛如针扎。而遍布树叶和水洼地的蚂蟥,黑瘦细长,一旦粘上,几乎难以脱离。有人曾试图通过火焰将蚂蟥烧掉,但却又成群地掉下来。
在《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》一书中,第5军军长杜聿明曾写道:
“在原始森林中,蚂蟥、蚊虫、各种小型爬虫无处不在,蚂蟥的叮咬引发破伤风,疟疾、回归热等传染病肆虐。一个发高烧的人昏迷不醒,蚂蟥吸血,蚂蚁啃咬,再加上大雨的侵蚀,不消数小时便化作白骨。”
在野人山,生存比战斗更加严酷。第5军的撤退牺牲人数,远超过战斗中的伤亡。直到几经千难万险,他们才成功脱离野人山,并在一年后与新38师汇合。
接下来的整训,令远征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。装备也得到了加强,尤其是新式武器。而在总结中,部队逐渐掌握了如何在这片艰苦的丛林中生存。
1943年3月,新38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:
“
发布于:天津市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